有毒螺資料
黃培安1     林欣緣1    林欣榮2  黃登福1
 1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
 2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食品科技系
一、有毒螺種之介紹
    主要針對在台灣地區曾發生中毒事件或偵測到有毒之玉螺類、織紋螺類和榧螺類,簡述其型態特徵、地域分佈和毒性分佈(胡和陶,1995;黃和邵,1998;蔡 等,1995;蔡等,2004):
1. 玉螺科(Naticidae):貝殼呈球形或耳形,螺旋部低,螺層數少。表面光滑。殼口完全,無溝,外唇簡單,內唇多少向臍孔翻曲。或具石灰質。本科動物分布很廣,熱、溫、寒帶各海域均有其蹤跡。在中國已發現的至少有30種。均為肉食性種類,是瓣鰓類的危害。
(1)細紋玉螺(Natica lineata;Notocochlis lineata)
俗    名:珠螺、玉螺
形態特徵:貝殼呈球形,有褐色細條紋,有臍孔,口蓋白色硬且厚,殼高約 4 cm。
地域分佈:分佈於琉球、台灣、中南半島和南太平洋等海域,台灣海峽的淺海砂底有產,屬於肉性之卷貝類,在嘉義、台南、高雄及屏東等地產量均多。
毒性分佈:此螺肌肉毒性最高,其它部位亦有毒,但毒量較少。高屏地區產之毒量較高,台南以北地區者毒量較少,毒成分在高雄以北地區產者為河魨毒,屏東地區者主要為河魨毒,與少量為麻痺性貝毒。
(2)腰帶玉螺(Nitica vitellus)
俗    名:珠螺、玉螺
形態特徵:貝殼球形呈褐色,螺塔小,殼口大,腰部有一條白色橫帶,殼底及殼口白色,殼高約 4 cm。
地域分佈:分佈於西太平洋、中南半島、印度洋及南太平洋等海域,台灣海峽沿岸之海域均有產,而嘉義以南較常見,喜棲息於淺海砂底,屬於肉性之卷貝類。
毒性分佈:其毒性較細紋玉螺略少,肌肉之毒性仍是最高,南部產者毒量亦較高,毒成分主要為河魨毒。
(3)大玉螺(Polinices didyma)
俗    名:肉螺、玉螺
形態特徵:貝殼淡褐色,半球形或扁球形,殼頂黑色,殼囗大而呈半圓形,殼底臍部濃褐色,囗蓋角質而褐色,殼徑約7公分。
地域分佈:產於西台灣淺海底和宜蘭地區、日本南部、琉球、中南半島、印度海及南太平洋等海域,屬肉食性卷貝類。
毒性分佈:台南以北地區產者無毒,但是台南以南地區產者有毒,毒性仍以肌肉毒性最高,毒成分為河魨毒。
(4)白玉螺(Natica (Polinices) tumidus)
俗    名:珠螺、玉螺
形態特徵:本螺類屬玉螺科,貝殼球形而呈淺棕色,其間有五條白色橫帶,橫帶上有褐色斑紋規則地出現。螺塔小,殼口大,殼底及殼口白色,殼高約 2.5 cm 。
地域分佈:分佈於日本南部、琉球、台灣海峽、西南太平洋和印度洋等海域,台灣海峽的淺海砂底有產,唯產量甚少。性喜棲息於淺海砂底地,屬肉食性卷貝類。
毒性分佈:台灣產者具有微量河魨毒,存在部位以肌肉為主。
2. 織紋螺科(Nassidae):殼小型,似蛾螺。殼口多卵圓形,內唇光滑或有硬結蒂;外唇厚,常具齒。足部後端常有分叉,水管長。
(1)球織紋螺(Niotha clathrata)
俗    名:苦螺,苦瓜織紋螺
形態特徵:呈卵圓形,貝殼黃褐色,殼口白色卵圓形,外唇發達,由縱肋和螺肋形成果粒,但縱肋稍強,殼長約2.5公分。
地域分佈:產於台灣西部的泥沙海岸,南部枋寮、東港、旗津、安平與布袋等地魚市場偶有魚販販賣,較常見於下雜魚中。
毒性分佈:此螺之肌肉與內臟均有毒,毒性為強毒至弱毒性之間,而且屏東產者較台南以北地區產者毒性為高。為曾引起食物中毒之螺類。
(2)正織紋螺(Zeuxis scalaris)
俗    名:尖螺
形態特徵:呈卵圓錐形,螺塔高 8 階,貝殼呈灰褐色,由縱肋和螺助形成果粒,但縱肋稍強,肋間有褐色紋,外唇厚,臍孔不明顯。 殼長一般約為 2-3 cm 。
地域分佈:分佈於熱帶和亞熱帶太平洋之潮間帶到淺海沙礫底。台灣產於南部砂礫底,亦屬肉食性之卷貝類。
毒性分佈:在屏東地區本貝類曾與苦瓜織紋螺同時被攝食,造成食物中毒事件。毒成分為河魨毒和麻痺性貝毒。各部位亦均有毒。
(3)疣織紋螺(Alectrion papillosus)
俗    名:苦螺
形態特徵:呈卵圓尖塔形,貝殼黃褐色,殼口白色呈卵圓形,外唇發達,由縱肋和螺肋形成果粒似疣狀突起,但縱肋稍強,殼長約5-6公分。
地域分佈:產於台灣海峽的淺海砂底,較少,不常見。
毒性分佈:此螺毒性為屬強毒性,曾引起食物中毒致死案例。
(4)粗果織紋螺(Nassarius gruneri)
俗    名:苦螺
形態特徵:呈卵圓形,貝殼黃褐色,殼口白色呈卵圓形,外唇發達,由縱肋和螺肋形成果粒似疣狀突起,但縱肋稍強,殼長約2-3公分。
地域分佈:產於台灣海峽的淺海砂底,較少,不常見。
毒性分佈:此螺毒性為屬強毒性,曾引起食物中毒致死案例。
(5)苦瓜織紋螺 (格紋尼薩螺)(Niotha clathrata)
俗    名:苦螺
形態特徵:呈卵圓形,螺塔圓錐形有 8 階,殼色為黃橙色,殼口白色呈卵圓形,外唇發達,內側有褐狀突起,外緣呈鋸齒狀,內唇有齒狀突起,後水管溝不明顯,有臍孔。殼長一般為 2-3 cm 。
地域分佈:分佈於熱帶和亞熱帶太平洋 10-50公尺下之細砂泥,台灣產於西部的泥沙海岸,屏東東港、高雄、台南及嘉義有產,屬於肉食性之卷貝類。
毒性分佈:日本產者僅中腸腺含有河魨毒,台灣產者則各部位均有毒,而且毒性較日本產者為高,另外屏東產者較台南以北地區
產者毒性為高。毒成分主要為河魨毒外,尚含有少量之麻痺性貝毒,在屏東枋寮曾造成食物中毒事件。
(6)素面織紋螺(虎斑織紋螺)(Zeuxis(Nassarius)sufflatus )
俗    名:苦螺
形態特徵:貝殼呈卵圓錐形,螺塔較高,有 8階,縫合深,貝殼呈灰褐色,並有不明顯的褐色紋,肩部常帶有褐色斑紋,殼表平滑,口為卵圓形,外唇發達,下緣呈齒狀突起,內唇的滑層為白色,近軸唇處亦有齒狀隆起,臍孔不明顯。殼長約為2-3cm。
地域分佈:本螺類分佈於琉球、台灣和中南半島潮間帶到淺海砂礫底,台灣東北部、西部和南部之泥砂海岸的潮間帶有分佈,屬於肉食性卷貝類。
毒性分佈:此螺類之毒性較苦瓜織紋螺和正織紋螺為弱,毒成分乃為河魨毒和麻痺性貝毒。
(7)橡子織紋螺(Nassarius glans)
型態特徵: 殼體呈三角錐形與圓球形的組合形,螺塔頂端的幾個螺層有十字型的縱肋及橫肋。體螺與體螺上方的第一個螺層光滑。本種可分為A、B二型態群。其中A組的殼口有後口溝及一個圓形小齒,外唇開放。、B組的殼口無後口溝及小齒,殼口較小。兩者的表面皆有細的褐色橫紋。
地域分佈:分佈於印度-太平洋,日本房總半島以南,台灣在東沙群島海域出現。一般棲息於潮間帶至水深20公尺以下的淺海泥沙中,屬於肉食性卷貝類。
毒性分佈:毒素主要蓄積於肌肉和中腸腺,曾引起食物中毒案
例。
3. 榧螺科(Olividae):殼呈柱狀或紡錘狀,亮面光滑有光澤,色彩美麗多變。殼口狹長,前溝短寬。足發達,具有一個深的縱溝,前足呈三角形或半月形,後足捲向背面蓋著貝殼。為熱帶及亞熱帶種類,多在沙質或泥沙質的海底棲息。
(1)橙口榧螺(Oliva miniacea)
俗    名:枕頭螺、鎖匙螺、彈頭螺
型態特徵:貝殼呈長筒形或子彈形,殼表光滑但色彩花紋變異多,螺塔低小,貝殼呈肉色而有黑褐色斑,殼口狹長,殼口呈橙紅色,外唇發達,通常缺乏口蓋,殼長約7公分。
地域分佈:多棲息於溫暖海域的淺海泥沙底,產於熱帶印度洋至太平洋,台灣產於台灣海峽的淺海砂底。
毒性分佈:毒素主要蓄積於肌肉中,毒性為屬強毒性,內臟無毒,並曾引起食物中毒案例。
(2)台灣榧螺(Oliva mustelina)
俗    名:枕頭螺、鎖匙螺、彈頭螺
型態特徵:貝殼呈圓筒形,乳灰色而有褐色曲折花紋,螺塔低小,殼口近白色而狹窄,內唇有齒列,通常缺乏口蓋,殼長約3-4公分。
地域分佈:產於台灣海峽的淺海砂底。
毒性分佈:毒素主要蓄積於肌肉中,毒性為屬弱毒性,內臟無毒,曾引起食物中毒案例。
(3)平瀨榧螺 (Oliva hirasei)
俗    名:枕頭螺、鎖匙螺、彈頭螺
型態特徵:貝殼呈圓筒形,貝殼褐色而有濃褐色斑紋,肩部色彩較淡而呈黃色,螺塔低,殼口及殼底近白色,通常缺乏口蓋,殼長約6公分。
地域分佈:產於台灣海峽的淺海砂底,較少,不常見。
毒性分佈:毒素主要蓄積於肌肉中,毒性為屬弱毒性,內臟無毒,曾引起食物中毒案例。
二、台灣歷年食用螺類引發之中毒事件
1994 至 2004 年間,在台灣地區因食用螺類而發生螺類中毒事件有紀錄者共 6 件,共造成 41 人中毒,其中 3 人死亡。中毒地點散佈於屏東枋寮、嘉義東石、台北金山、屏東新園、高雄等地,即可見螺類中毒之普遍性。以下依序說明各項中毒事件:
(一)屏東縣枋寮鄉中毒案
民國八十三年五月間,屏東枋寮地區約有26名民眾在食用織紋螺(俗稱苦螺)後,陸續出現嘔吐、頭暈、嘴麻和手麻等症狀,所幸送醫治療後並無大礙。中毒事件發生後,屏東縣衛生局依據醫院通報,進一步了解苦螺的來源、捕捉及處理過程,並取得其檢體,送至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研究室(以下稱本研究室)進行毒素分析和鑑定,得知此次食物中毒的原因為螺體中含有河魨毒與少量麻痺性貝毒所致。另外,中毒的螺類經鑑定為球織紋螺(Niotha clathrata)和正織紋螺(Zeuxis scalaris)(Hwang et al., 1995)。
(二)嘉義縣東石鄉中毒案
民國八十九年七月於嘉義東石有一位民眾於當地海鮮餐廳用餐後,即出現嘔吐、頭暈、嘴麻和手麻等症狀,其經就醫診所通報衛生單位調查發現,當天曾食用炒大玉螺,其與中毒極有相關。另經本研究室檢驗後發現,剩餘大玉螺檢體中含有118老鼠單位/克(MU/g)之河魨毒毒量,中毒之螺類經鑑定為大玉螺(Polinices didyma)。本研究室另外分析台灣南部產之其他種玉螺類如細紋玉螺(Natica lineata)、腰帶玉螺(N. vitellus)和白玉螺(N. tumidus or P. mammilla)亦發現含有高量的毒素(Shiu et al., 2003)。
(三)台北縣金山鄉中毒案
民國九十年四月在台北金山鄉海外作業之漁船船員,因食用自行捕獲之不知名螺類後,導致五名大陸漁工中毒送醫急救,由於急救得宜均脫險。中毒之螺類經鑑定為素面織紋螺(Zeuxis sufflatus)與球織紋螺(Niotha clathrata),河魨毒毒量分別高達730 MU/g及490 MU/g(Hwang et al., 2002)。
(四)屏東縣新園鄉中毒案
民國九十一年二月二十日,屏東新園鄉鹽埔仔一位漁民因食用自行捕獲之海螺後,便感到唇、舌、面及頸部有刺痛感,並有暈眩症狀而送醫急救,就醫不到四小時病情急速惡化,呼吸困難全身麻痺不醒人事,所幸經醫院緊急插管治療後始得出院。此次中毒事件之毒螺經分析後共有三種,分別為橙口榧螺(Oliva miniacea)、台灣榧螺(O. mustelina)與平瀨榧螺(O. hirasei),河魨毒毒量分別為149、35與58 MU/g,毒素主要蓄積於肌肉中(Hwang et al ., 2003)。
(五)高雄市中毒案
民國九十一年五月十六日,高雄市一對夫妻食用親友從澎湖海域撈獲之不知名螺類,食用二小時後發生嘴巴與手腳麻痺、上吐下瀉、頭暈神智不清、呼吸困難及一人昏迷等不適症狀。患者經送醫治療後,一人清醒無礙,另一人呈現昏迷且不幸死亡。剩餘之不知名螺類檢體,轉送至行政院衛生署藥物檢驗局檢驗,經檢驗結果檢出長約4-5公分疣織紋螺(Nassarius papillosus,又稱大顆螺),具有河魨毒320 MU/g、粗果織紋螺(N.  gruneri,又稱小顆螺),具有河魨毒386 MU/g (Liu et al., 2004)。
(六)東沙群島中毒案
民國九十三年四月十四日,「晁欣號」六船員在台灣東沙島海域捕獲不知名之螺類,燙熟食用後半小時出現麻痺、昏迷、噁心、嘔吐、運動失調及語言障礙等嚴重中毒症狀,其中兩人不幸身亡。中毒之螺類經鑑定為織紋螺中的橡子織紋螺(Nassarius glans),樣品送交本實驗室並與病人之血液及尿液檢體一同檢驗,結果發現造成此次中毒事件之原因物質為河魨毒,且螺類樣品之消化腺與肌肉平均毒量分別高達2,048 和 2,992 MU/g,總平均毒量為5,188±1,959MU/specimen(Hwang et al., 200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中華民國貝類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