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文章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貝類的攝食利器--齒舌

陳志勇理事 95/11/26演講 

壹、前言

    食、衣、住、行是人的生活大事,也是其他生物的大事,當然也是貝類的大事,其中食為第一重要的生存要件。

    貝類共分8個綱,除了雙殼綱為濾食外,其餘的溝腹綱、尾腔綱、單板綱、多板綱、掘足綱、腹足綱與頭足綱等7綱均為攝食。其中為了攝食而進化的特有器官,就是齒舌了。

    齒舌是軟體動物相當重要的器官,位於口吻部的齒舌囊中,是有關攝食方面的器官。由於軟體動物的食物包羅萬象,包含了微細藻類、大型底棲或附著性藻類、有機碎片、多毛類、節肢動物、魚類、水母、海葵,甚至是自己的同類也不放過。為了順應這些多樣的食物,經過了數億年的演化,齒舌的形狀、大小與排列方式,已變成多樣性。換句話說,即齒舌的形狀會因為攝食生態的不同,而有各式的齒舌。同時因為不同種的貝類會有不同的齒舌,所以研究齒舌也是軟體動物分類上十分重要的一環。

 

貳、齒舌的種類

    前鰓亞綱貝類齒舌的形狀,大約可分為6大類,依序介紹如下:

1.扇舌型:吃大型藻類的貝類。

2.梁舌型:吃岩礁上藻類的貝類。

3.紐舌型:雜食性的貝類。4.尖舌型:肉食性的貝類

5.翼舌型:食用水母與海葵的貝類。

6.矢舌型:以毒攻擊的貝類。

 

參、齒舌標本製作

1. 取出齒舌置於10%NaOH溶液中5-10分鐘。

2. 移至蒸餾水中,利用超音波震盪器清洗並除去多餘的組織及NaOH溶液。

3. 置於5%Chromic acid染劑中,依照標本的大小染色3-5分鐘,使齒舌的色彩濃淡適中。

4. 轉置於70%酒精中去掉多餘的染色液,再平鋪於載玻片上,加以整型。

5. 再依序分別滴加70%90%95%100%濃度漸增的酒精,以達到充分脫水的目的。

6. 脫水後,再滴加Euparal,覆上蓋玻片,即可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測量與拍照。

 

肆、結論

    介紹了這麼多種貝類的齒舌,相信對貝類的認識又多了許多。其實一般在食用貝類時,大家可能常會覺得,奇怪為什麼吃軟軟的貝類,有時中間好像有夾著一部分硬的部份,好像是吃了小石頭一樣,那就是吃到齒舌了。

    下次吃章魚時,可以留下它的口器,只要照著取用齒舌的方法,即可找到它,並留下做紀念喔!

中華民國貝類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毒螺資料
黃培安1     林欣緣1    林欣榮2  黃登福1
 1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
 2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食品科技系
一、有毒螺種之介紹
    主要針對在台灣地區曾發生中毒事件或偵測到有毒之玉螺類、織紋螺類和榧螺類,簡述其型態特徵、地域分佈和毒性分佈(胡和陶,1995;黃和邵,1998;蔡 等,1995;蔡等,2004):
1. 玉螺科(Naticidae):貝殼呈球形或耳形,螺旋部低,螺層數少。表面光滑。殼口完全,無溝,外唇簡單,內唇多少向臍孔翻曲。或具石灰質。本科動物分布很廣,熱、溫、寒帶各海域均有其蹤跡。在中國已發現的至少有30種。均為肉食性種類,是瓣鰓類的危害。
(1)細紋玉螺(Natica lineata;Notocochlis lineata)
俗    名:珠螺、玉螺
形態特徵:貝殼呈球形,有褐色細條紋,有臍孔,口蓋白色硬且厚,殼高約 4 cm。
地域分佈:分佈於琉球、台灣、中南半島和南太平洋等海域,台灣海峽的淺海砂底有產,屬於肉性之卷貝類,在嘉義、台南、高雄及屏東等地產量均多。
毒性分佈:此螺肌肉毒性最高,其它部位亦有毒,但毒量較少。高屏地區產之毒量較高,台南以北地區者毒量較少,毒成分在高雄以北地區產者為河魨毒,屏東地區者主要為河魨毒,與少量為麻痺性貝毒。
(2)腰帶玉螺(Nitica vitellus)
俗    名:珠螺、玉螺
形態特徵:貝殼球形呈褐色,螺塔小,殼口大,腰部有一條白色橫帶,殼底及殼口白色,殼高約 4 cm。
地域分佈:分佈於西太平洋、中南半島、印度洋及南太平洋等海域,台灣海峽沿岸之海域均有產,而嘉義以南較常見,喜棲息於淺海砂底,屬於肉性之卷貝類。
毒性分佈:其毒性較細紋玉螺略少,肌肉之毒性仍是最高,南部產者毒量亦較高,毒成分主要為河魨毒。
(3)大玉螺(Polinices didyma)
俗    名:肉螺、玉螺
形態特徵:貝殼淡褐色,半球形或扁球形,殼頂黑色,殼囗大而呈半圓形,殼底臍部濃褐色,囗蓋角質而褐色,殼徑約7公分。
地域分佈:產於西台灣淺海底和宜蘭地區、日本南部、琉球、中南半島、印度海及南太平洋等海域,屬肉食性卷貝類。
毒性分佈:台南以北地區產者無毒,但是台南以南地區產者有毒,毒性仍以肌肉毒性最高,毒成分為河魨毒。
(4)白玉螺(Natica (Polinices) tumidus)
俗    名:珠螺、玉螺
形態特徵:本螺類屬玉螺科,貝殼球形而呈淺棕色,其間有五條白色橫帶,橫帶上有褐色斑紋規則地出現。螺塔小,殼口大,殼底及殼口白色,殼高約 2.5 cm 。
地域分佈:分佈於日本南部、琉球、台灣海峽、西南太平洋和印度洋等海域,台灣海峽的淺海砂底有產,唯產量甚少。性喜棲息於淺海砂底地,屬肉食性卷貝類。
毒性分佈:台灣產者具有微量河魨毒,存在部位以肌肉為主。
2. 織紋螺科(Nassidae):殼小型,似蛾螺。殼口多卵圓形,內唇光滑或有硬結蒂;外唇厚,常具齒。足部後端常有分叉,水管長。
(1)球織紋螺(Niotha clathrata)
俗    名:苦螺,苦瓜織紋螺
形態特徵:呈卵圓形,貝殼黃褐色,殼口白色卵圓形,外唇發達,由縱肋和螺肋形成果粒,但縱肋稍強,殼長約2.5公分。
地域分佈:產於台灣西部的泥沙海岸,南部枋寮、東港、旗津、安平與布袋等地魚市場偶有魚販販賣,較常見於下雜魚中。
毒性分佈:此螺之肌肉與內臟均有毒,毒性為強毒至弱毒性之間,而且屏東產者較台南以北地區產者毒性為高。為曾引起食物中毒之螺類。
(2)正織紋螺(Zeuxis scalaris)
俗    名:尖螺
形態特徵:呈卵圓錐形,螺塔高 8 階,貝殼呈灰褐色,由縱肋和螺助形成果粒,但縱肋稍強,肋間有褐色紋,外唇厚,臍孔不明顯。 殼長一般約為 2-3 cm 。
地域分佈:分佈於熱帶和亞熱帶太平洋之潮間帶到淺海沙礫底。台灣產於南部砂礫底,亦屬肉食性之卷貝類。
毒性分佈:在屏東地區本貝類曾與苦瓜織紋螺同時被攝食,造成食物中毒事件。毒成分為河魨毒和麻痺性貝毒。各部位亦均有毒。
(3)疣織紋螺(Alectrion papillosus)
俗    名:苦螺
形態特徵:呈卵圓尖塔形,貝殼黃褐色,殼口白色呈卵圓形,外唇發達,由縱肋和螺肋形成果粒似疣狀突起,但縱肋稍強,殼長約5-6公分。
地域分佈:產於台灣海峽的淺海砂底,較少,不常見。
毒性分佈:此螺毒性為屬強毒性,曾引起食物中毒致死案例。
(4)粗果織紋螺(Nassarius gruneri)
俗    名:苦螺
形態特徵:呈卵圓形,貝殼黃褐色,殼口白色呈卵圓形,外唇發達,由縱肋和螺肋形成果粒似疣狀突起,但縱肋稍強,殼長約2-3公分。
地域分佈:產於台灣海峽的淺海砂底,較少,不常見。
毒性分佈:此螺毒性為屬強毒性,曾引起食物中毒致死案例。
(5)苦瓜織紋螺 (格紋尼薩螺)(Niotha clathrata)
俗    名:苦螺
形態特徵:呈卵圓形,螺塔圓錐形有 8 階,殼色為黃橙色,殼口白色呈卵圓形,外唇發達,內側有褐狀突起,外緣呈鋸齒狀,內唇有齒狀突起,後水管溝不明顯,有臍孔。殼長一般為 2-3 cm 。
地域分佈:分佈於熱帶和亞熱帶太平洋 10-50公尺下之細砂泥,台灣產於西部的泥沙海岸,屏東東港、高雄、台南及嘉義有產,屬於肉食性之卷貝類。
毒性分佈:日本產者僅中腸腺含有河魨毒,台灣產者則各部位均有毒,而且毒性較日本產者為高,另外屏東產者較台南以北地區
產者毒性為高。毒成分主要為河魨毒外,尚含有少量之麻痺性貝毒,在屏東枋寮曾造成食物中毒事件。
(6)素面織紋螺(虎斑織紋螺)(Zeuxis(Nassarius)sufflatus )
俗    名:苦螺
形態特徵:貝殼呈卵圓錐形,螺塔較高,有 8階,縫合深,貝殼呈灰褐色,並有不明顯的褐色紋,肩部常帶有褐色斑紋,殼表平滑,口為卵圓形,外唇發達,下緣呈齒狀突起,內唇的滑層為白色,近軸唇處亦有齒狀隆起,臍孔不明顯。殼長約為2-3cm。
地域分佈:本螺類分佈於琉球、台灣和中南半島潮間帶到淺海砂礫底,台灣東北部、西部和南部之泥砂海岸的潮間帶有分佈,屬於肉食性卷貝類。
毒性分佈:此螺類之毒性較苦瓜織紋螺和正織紋螺為弱,毒成分乃為河魨毒和麻痺性貝毒。
(7)橡子織紋螺(Nassarius glans)
型態特徵: 殼體呈三角錐形與圓球形的組合形,螺塔頂端的幾個螺層有十字型的縱肋及橫肋。體螺與體螺上方的第一個螺層光滑。本種可分為A、B二型態群。其中A組的殼口有後口溝及一個圓形小齒,外唇開放。、B組的殼口無後口溝及小齒,殼口較小。兩者的表面皆有細的褐色橫紋。
地域分佈:分佈於印度-太平洋,日本房總半島以南,台灣在東沙群島海域出現。一般棲息於潮間帶至水深20公尺以下的淺海泥沙中,屬於肉食性卷貝類。
毒性分佈:毒素主要蓄積於肌肉和中腸腺,曾引起食物中毒案
例。
3. 榧螺科(Olividae):殼呈柱狀或紡錘狀,亮面光滑有光澤,色彩美麗多變。殼口狹長,前溝短寬。足發達,具有一個深的縱溝,前足呈三角形或半月形,後足捲向背面蓋著貝殼。為熱帶及亞熱帶種類,多在沙質或泥沙質的海底棲息。
(1)橙口榧螺(Oliva miniacea)
俗    名:枕頭螺、鎖匙螺、彈頭螺
型態特徵:貝殼呈長筒形或子彈形,殼表光滑但色彩花紋變異多,螺塔低小,貝殼呈肉色而有黑褐色斑,殼口狹長,殼口呈橙紅色,外唇發達,通常缺乏口蓋,殼長約7公分。
地域分佈:多棲息於溫暖海域的淺海泥沙底,產於熱帶印度洋至太平洋,台灣產於台灣海峽的淺海砂底。
毒性分佈:毒素主要蓄積於肌肉中,毒性為屬強毒性,內臟無毒,並曾引起食物中毒案例。
(2)台灣榧螺(Oliva mustelina)
俗    名:枕頭螺、鎖匙螺、彈頭螺
型態特徵:貝殼呈圓筒形,乳灰色而有褐色曲折花紋,螺塔低小,殼口近白色而狹窄,內唇有齒列,通常缺乏口蓋,殼長約3-4公分。
地域分佈:產於台灣海峽的淺海砂底。
毒性分佈:毒素主要蓄積於肌肉中,毒性為屬弱毒性,內臟無毒,曾引起食物中毒案例。
(3)平瀨榧螺 (Oliva hirasei)
俗    名:枕頭螺、鎖匙螺、彈頭螺
型態特徵:貝殼呈圓筒形,貝殼褐色而有濃褐色斑紋,肩部色彩較淡而呈黃色,螺塔低,殼口及殼底近白色,通常缺乏口蓋,殼長約6公分。
地域分佈:產於台灣海峽的淺海砂底,較少,不常見。
毒性分佈:毒素主要蓄積於肌肉中,毒性為屬弱毒性,內臟無毒,曾引起食物中毒案例。
二、台灣歷年食用螺類引發之中毒事件
1994 至 2004 年間,在台灣地區因食用螺類而發生螺類中毒事件有紀錄者共 6 件,共造成 41 人中毒,其中 3 人死亡。中毒地點散佈於屏東枋寮、嘉義東石、台北金山、屏東新園、高雄等地,即可見螺類中毒之普遍性。以下依序說明各項中毒事件:
(一)屏東縣枋寮鄉中毒案
民國八十三年五月間,屏東枋寮地區約有26名民眾在食用織紋螺(俗稱苦螺)後,陸續出現嘔吐、頭暈、嘴麻和手麻等症狀,所幸送醫治療後並無大礙。中毒事件發生後,屏東縣衛生局依據醫院通報,進一步了解苦螺的來源、捕捉及處理過程,並取得其檢體,送至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研究室(以下稱本研究室)進行毒素分析和鑑定,得知此次食物中毒的原因為螺體中含有河魨毒與少量麻痺性貝毒所致。另外,中毒的螺類經鑑定為球織紋螺(Niotha clathrata)和正織紋螺(Zeuxis scalaris)(Hwang et al., 1995)。
(二)嘉義縣東石鄉中毒案
民國八十九年七月於嘉義東石有一位民眾於當地海鮮餐廳用餐後,即出現嘔吐、頭暈、嘴麻和手麻等症狀,其經就醫診所通報衛生單位調查發現,當天曾食用炒大玉螺,其與中毒極有相關。另經本研究室檢驗後發現,剩餘大玉螺檢體中含有118老鼠單位/克(MU/g)之河魨毒毒量,中毒之螺類經鑑定為大玉螺(Polinices didyma)。本研究室另外分析台灣南部產之其他種玉螺類如細紋玉螺(Natica lineata)、腰帶玉螺(N. vitellus)和白玉螺(N. tumidus or P. mammilla)亦發現含有高量的毒素(Shiu et al., 2003)。
(三)台北縣金山鄉中毒案
民國九十年四月在台北金山鄉海外作業之漁船船員,因食用自行捕獲之不知名螺類後,導致五名大陸漁工中毒送醫急救,由於急救得宜均脫險。中毒之螺類經鑑定為素面織紋螺(Zeuxis sufflatus)與球織紋螺(Niotha clathrata),河魨毒毒量分別高達730 MU/g及490 MU/g(Hwang et al., 2002)。
(四)屏東縣新園鄉中毒案
民國九十一年二月二十日,屏東新園鄉鹽埔仔一位漁民因食用自行捕獲之海螺後,便感到唇、舌、面及頸部有刺痛感,並有暈眩症狀而送醫急救,就醫不到四小時病情急速惡化,呼吸困難全身麻痺不醒人事,所幸經醫院緊急插管治療後始得出院。此次中毒事件之毒螺經分析後共有三種,分別為橙口榧螺(Oliva miniacea)、台灣榧螺(O. mustelina)與平瀨榧螺(O. hirasei),河魨毒毒量分別為149、35與58 MU/g,毒素主要蓄積於肌肉中(Hwang et al ., 2003)。
(五)高雄市中毒案
民國九十一年五月十六日,高雄市一對夫妻食用親友從澎湖海域撈獲之不知名螺類,食用二小時後發生嘴巴與手腳麻痺、上吐下瀉、頭暈神智不清、呼吸困難及一人昏迷等不適症狀。患者經送醫治療後,一人清醒無礙,另一人呈現昏迷且不幸死亡。剩餘之不知名螺類檢體,轉送至行政院衛生署藥物檢驗局檢驗,經檢驗結果檢出長約4-5公分疣織紋螺(Nassarius papillosus,又稱大顆螺),具有河魨毒320 MU/g、粗果織紋螺(N.  gruneri,又稱小顆螺),具有河魨毒386 MU/g (Liu et al., 2004)。
(六)東沙群島中毒案
民國九十三年四月十四日,「晁欣號」六船員在台灣東沙島海域捕獲不知名之螺類,燙熟食用後半小時出現麻痺、昏迷、噁心、嘔吐、運動失調及語言障礙等嚴重中毒症狀,其中兩人不幸身亡。中毒之螺類經鑑定為織紋螺中的橡子織紋螺(Nassarius glans),樣品送交本實驗室並與病人之血液及尿液檢體一同檢驗,結果發現造成此次中毒事件之原因物質為河魨毒,且螺類樣品之消化腺與肌肉平均毒量分別高達2,048 和 2,992 MU/g,總平均毒量為5,188±1,959MU/specimen(Hwang et al., 2005)。

中華民國貝類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壹、認識大自然的造型師-貝類  ◎邱郁文 (共六篇)

炎炎夏日來臨了,大家是否有到海邊或溪邊泡水消暑,或到山上度假,或者您選擇在自家前院花園乘涼,不管你在到裡,是否注意過那些靜靜躺在沙灘岩礁間美麗的貝殼,或者午後雷雨後在山郊野綠發現悠閒緩步的蝸牛。這些可愛的小動物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貝類。講到貝類大家一定會想到他那美麗的殼,其實貝類除了指有這些具有貝殼的軟體動物如牡蠣、田螺,文蛤等等,還包含了蛞蝓、章魚和海麒麟等沒有貝殼的軟體動物,由於有殼的成員佔所有軟體動物的大部分,因此軟體動物也都通稱為貝類。
我們先由外觀來認識貝類,軟體動物學家把貝類分為七大類,這七大類中有是沒有殼的無板綱,有些只有一片斗笠狀的單板綱,具有八塊貝殼的石  則是屬於多板綱,腹足綱有美麗的螺旋型外殼,雙殼綱具有兩片可閉合的殼,而具象牙狀的殼是掘足綱,而殼退化了且腹足部變為具有吸盤的觸手是頭足類。這些貝類中種類數量最多就屬腹足綱如法螺、蝸牛這一類的生物,它們有特殊的螺旋型外殼,因此身體並不是左右對稱,它們的型態千變萬化,在不同的生活環境的不同種類會有不同的外型,除了標準的螺旋型外,九孔的螺旋殼變矮,而笠螺變成了斗笠狀,不過皺足蛞蝓的殼就完全消失了。
貝類中第二大類則是屬於雙殼綱這些具有兩片外殼的牡蠣、文蛤及硨渠貝等二枚貝,大部分二枚貝都是用斧頭狀的腹足掘沙潛行,所以我們要尋找蜆及文蛤的蹤跡時非得要下水到沙裡'摸喇啊',不過有些雙殼貝會分泌足絲或石灰質來固定身體,如八里的特產孔雀蛤以及我們常吃的牡蠣都是固著生活的,有些種類的二枚貝則會在岩石裡打洞而住在石頭裡。
頭足類就是我們常見的章魚、烏賊。除了有活化石之稱的鸚鵡螺具有螺旋型的外殼,其餘的殼大都退化,如烏賊的白色石灰質外觀像衝浪板的殼埋藏在體內,魷魚的殼退化成透明的幾丁質長條型薄片,而章魚的殼已經完全消失了。
多板綱的石虌背部有八塊像瓦片般排列的殼板,石虌的身體扁平,強而有力的腹足可緊緊的吸住岩石,使身體緊貼岩石表面,可彎曲的八塊殼板正好可以使身體隨著石頭表面的形狀變化。此外還有一群棲息在海底泥沙中的掘足綱,掘足綱貝類具有酷似象牙管狀的殼,所以有人叫它象牙貝,微微彎曲的殼兩端各有一個開口,大的一端平常插在沙中而細的一端露出沙表。除了上面幾個類之外,還有一些相當稀少的種類如單板綱及殼退化的無板綱,貝類有許多形形色色美麗奇特的外殼,這些不同的殼是怎麼生成的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更進一步的去認識這些神奇的造型師。

貳、貝類的衣食住行 

要了解貝類就要從先談談它的民生問題,也就是從‘衣、食、住、行’四方面談起,‘衣’也就是要認識它的外殼,貝類擁有有千奇百怪的美麗的外殼,這些不同的殼在貝類的生活上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而這些貝殼是怎麼生成的呢?貝殼的功用有有哪些?還貝類吃什麼?住那兒?還有他們的運動方式?都是十分有趣的問題?今天我們先來看看它的衣和食的問題。
大部分的貝類都有貝殼,貝殼主要的成分是碳酸鈣,碳酸鈣的來源是得自環境中的水或是食物所含的鈣質,經過體內的代謝及運送,最後由外套膜分泌而形成我們所見到的殼,由於形成的方法及結構不一樣,所以貝殼可以分為殼皮,稜柱層及珍珠層等三層。當我們將軟體動物的殼移開之後會發現背部有一層表皮叫做外套膜,外套膜是由身體背部的皮膚皺摺所形成,貝殼就是由外套膜所分泌而成的,因此外套膜的分泌作用會影響到貝殼的形狀,而我們才能看到的這麼多形狀美麗的貝殼。
貝殼對於軟體動物的功用,主要在保護著它們柔軟的身體不受到敵人的攻擊,並且可以保持體內的水分而不會因為乾燥而死亡,除此之外,烏賊利用包埋在體內的殼當來輔助漂浮,而有ㄧ種叫做船鞘的章魚,母船鞘在生殖季節時會分泌出一個薄殼並將卵產在裡面,有些肉食性的螺還會利用身上的棘刺來輔助攝食。說起了攝食,大家難免會問到貝類的食物是哪些東西呢?它們怎麼吃?
貝類的食性相當的複雜,有草食性、濾食性、雜食性到肉食性等等,而攝食的方法更是五花八門,濾食性的貝類如大部分的雙殼綱的用它的鰓上纖毛的運動將水吸進並過濾出水中的浮游植物,而腹足類的蜑螺、鐘螺等會刮食石頭上的附著藻類,福壽螺啃食水生植物,玉螺及骨螺會先在其他貝類的身上鑽孔再吃掉,而芋螺會用有毒的齒舌注射毒液,再吞食它的食物。這些貝類大部分嘴巴裡面都有一排排像銼刀的齒舌,不同的貝類因為吃不同食物因此有不同齒舌, 齒舌配合嘴巴肌肉的運動,可以把石頭上的藻類刮下、撕裂魚肉,甚至可在其他貝類的殼上鑽孔。烏賊、章魚這些頭足類都以其他動物如魚、小螃蟹為食,它們的口圍在腕中央,口中除了齒舌之外還有像鸚鵡嘴般的幾丁質喙,可以用來撕裂獵物。硨渠貝的生活方式更奇特,它們會和一種藻類共生,藻類光合作用所得的養分會給它,而硨渠貝所產生的廢物正好給藻類當養分,下一次來我們看看貝類的住和行的問題。 

參、造訪貝類的家-岩礁海岸的貝類 

今天我們帶大家到住的地方來拜訪貝類他們,貝類住的地方可以說是無所不在,從高山到深海,從湖泊到海洋,到處都有它的蹤跡。
首先先到海邊看看,如果把海洋依深度不同可分為潮間帶、淺海區和深海區等環境,再依底質的特性,可分為岩岸、珊瑚礁等的硬底質和泥沙的軟底質的棲所。不同的棲所有不同的環境特性,居住這些不同地方的貝類,都要有不同的通天本領,才能忍受環境的變化。
岩岸潮間帶的貝類,可以說是勇者的象徵,因為潮間帶介於漲潮和退潮之間所海水淹沒的地帶。海水浸沒的程度每天改變,海水來的時候,魚兒會來吃它們,而水退時鳥類和一些陸上的動物也侍機大飽口福。此外波浪機械力的作用更是強烈,加上天氣的影響如日照、溫度形成複雜多變環境,它們要住在這裡可要費一番工夫。
潮間帶可再區分為高潮帶、中潮帶和低潮帶。高潮帶由於潮位的關係而較為乾旱,這裡的貝類具有較好的保水及耐旱的能力,如玉黍螺科棘黍螺白天會躲在岩石的背面,在太陽下山後開始活動括食石頭上的藻類,而顆粒玉黍螺及臺灣玉黍螺等更會在白天時聚集在岩石凹穴處藉以保持體內水份。再往海邊走下去就是中潮帶,會有一些在岩石表面爬行或躲在洞裡的蜑螺鐘螺、笠螺、青螺、松螺、石鱉以外,笠螺、青螺及松螺的殼長的扁平伏貼於表面上主要可以力利用流線形的好處抵消波浪的作用。生存於岩礁區的二枚貝無法像沙泥地區的二枚貝可以挖沙潛行,所以可以看到許多的附著性貝類,如障泥蛤的殼菜蛤會以足絲腺分泌蛋白質成份的足絲附著於底質,穩穩的抓住石頭才不會被浪打走,而牡蠣及偏口蛤就乾脆以一邊的殼附著,而如黑石蜊及鷗蛤等,已發展出可在硬質底質上鑽孔棲息的特殊生活型態。而深一點的低潮帶區域常年都有海水浸潤,因此環境更穩定,也棲息著更多形形色色的貝類,如鐘螺、珠螺、蠑螺、寶螺、岩螺、結螺、筆螺、芋螺等等。
臺灣北岸及東岸多為岩礁地型而離島如由火山岩形成的蘭嶼,玄武岩所形成的澎湖群島也都屬此類,下次到這些地方時別忘了花點時間多觀察一下這些波浪下勇敢的動物。

肆、造訪貝類的家-泥沙海岸及河口的貝類 

我們來看沙泥底的海邊踩過福隆海水浴場或者到旗津海水浴場,大家都會發現這裡的生物除了在沙上跑來跑去的螃蟹外,淡水河口的潮間帶可以分為和岩礁海岸等地區,泥沙海岸的貝類,除了少數在泥沙灘上爬行的海蜷、蟹守螺、玉螺與織紋螺以外,大多數貝類都具有掘穴藏身鑽沙的能力,如各種簾蛤和文蛤,在紅樹林沼澤區,則有大量的玉黍螺、海蜷及蟹守螺。

 

談到淺海區,通常是指潮間帶以下至水深50公尺的區域而言,淺海珊瑚礁發達,藻類相豐富,因此貝類特別多。不過淺海和深海之間,並沒有明顯的界線,50公尺深和l00公尺深的貝類,有時區別不大,因此有些學者認為l00公尺深的海域,也可視為淺海。若以大陸棚當作淺海的定義,則200公尺深以內的海域,有時都可當作淺海。一般而言,生活於淺海的貝類比潮間帶的種類體型較大而且種類較多。例如淺海的岩礁海域,棲息著各種寶螺、法螺、旋螺、芋螺、海菊蛤、真珠蛤和硨磲蛤等。而珊瑚礁附近的珊瑚沙底,也盛產各種榧螺、筆螺、楊桃螺、芋螺、筍螺和海扇。至於淺海的泥沙底、棲息的貝類更多包括各種玉螺、鬘螺、鶉螺、香螺、錐螺、骨螺、芭蕉螺、長旋螺、車輪螺、鳳螺、榧螺、枇琶螺、毛蚶、血蚶、文蛤及簾蛤海扇及日月蛤等。

深海是指淺海以下的海域或是大陸棚以下的海底而言。該海域深度較深,光線無法穿透而無法提供海藻行光合作用,因此貝類變少,貝殼的色彩較不鮮艷。在深海區產有翁戎螺、鐘螺、綴殼螺、星螺、長鼻螺、渦螺、捲管螺及芋螺,以及二枚貝的銀錦蛤及蚶蜊。深海的貝類,有些有些是稀有而珍貴的種類如是活化石如翁戎螺。

臺灣東岸為礫石和岩礁地型,西岸多為泥沙地或泥灘地如東石及台西的泥灘地,南部的恆春半島為珊瑚礁海域,北岸岩石海岸地形,此外,台灣附近的離島如由火山岩形成的蘭嶼,玄武岩形成的澎湖群島,壟起珊瑚礁地形的小琉球,更提供了多樣的棲地供各種海貝棲息。臺灣海峽多為泥沙底,盛產泥沙淺海的貝類。而東港外海的東港溝及東北部的蘇澳外海,則是臺灣深海貝類的主要產地。

淡水貝棲息於淡水水域如河川、溪流、池塘、湖泊、沼澤、水田、溝渠、瀑布、溫泉等。這些淡水貝中有些棲息於流水,有些喜歡靜水,有些需要溶氧量多的水體,有些可適應於棲息受污染的水體。在台灣的河川湖泊中,常見的淡水貝包括有各種田螺、川蜷、椎實螺、扁蜷以及蚌和蜆等。在河口的海河交接處,半鹹水區域可以發現特殊的璧蜑螺及黃口蜑螺;由南美洲引進的福壽螺己經在台灣的水田及灌溉溝渠大量繁殖,對農作物造成起嚴重損害。

陸棲的貝類統稱為蝸牛,蝸牛與其他的水生貝類的差別在於它的鰓已經退化,由充滿微血管的外套膜所形成肺取代。大部分的蝸牛喜歡有石灰質的地區,而低海拔山區而及未開發的地方的在原始林、落葉林、雜草原、瀑布附近和陰暗潮濕的地方都有蝸牛的棲息。不過,在都市的角落裡,如庭園、牆角、水溝旁,常可以發現到牠們的蹤跡。臺灣產的蝸牛,在臺灣北部常見有史因福大蝸牛、臺灣大山蝸牛和臺灣盾蝸牛等;在臺灣中南部常見有粟蝸牛和各種煙管蝸牛:在恆春半島常見有青山蝸牛、球蝸牛等。而最常見的非洲大蝸牛它原產於東非,由新加坡引進後,現在以遍布全省各地,曾經引起相當嚴重的農害,蘭嶼地區有許多的特有種及稀有種的蝸牛如蘭嶼光澤蝸牛。

伍、淡水貝的家  

前幾次看過了生活在海水的貝類,其實在大自然中還有許多地方住著不同的貝類,今天帶大家來看看住在淡水裡的貝類,海水和淡水環境的差別主要在於鹽度不同,一公升的海水有35 公克的鹽類及其它離子,而鈣是形成貝殼的主要成分,因此住在淡水裡的貝類必須要適應低鹽度及離子少的環境。依不同的環境條件可將淡水棲地分為許多不同的類型,台灣地形複雜多樣,因此有許多不同的湖泊、沼澤、水田、池塘,這些就是靜水。而大小不同的河川、溪流、溝渠、瀑布等水會流動的環境就是流水、而河川最後會流入大海,因此注入海洋的河口也住著一群特別的貝類。
   
棲息在靜水的淡水貝相當多,台灣產的淡水貝中體型最大的種類就是石田螺和圓田螺,田螺喜歡住在乾淨的水田、水池或湖泊中,母田螺懷孕後會將胚胎留在體內,而直接生出小田螺,小田螺出生後立刻可以和爸爸媽媽一樣自由爬行,刮食泥巴上的食物吃。此外,在一些池塘或水潭中,可以看到椎實螺和囊螺,它們以外套膜特化成的肺來呼吸,和田螺的鰓呼吸並不一樣,所以他們會將空氣內存在外套腔內而潛入水中,甚至藉著腔內的泡泡而在水表漂浮,扁蜷在水表漂浮時會利用縱扁的殼上下搧動藉作為動力,推進身體。此外椎實螺是一種分佈極廣、適應力強的螺,有右旋的外殼沒有口蓋,體型不大約1公分,觸角為三角形。囊螺和椎實螺外型相似但卻是左旋的,可以在污染嚴重的域發現其行蹤,細條形的觸角,淡褐色的外殼約1公分餘。這些螺都不喜歡水流太強的地方。
   
接下來我們到小溪河川看看,在流速快而且乾淨的流水,最常見的就是川蜷和錐蜷,這一類貝類為了抵抗水流的沖擊而有修長而尖細的流線型外殼,2公分的個子雖小,卻可以腹足緊緊附著石頭上,刮食石頭上的藻類為生。如果家裡附近有乾淨的小溪留意一下河邊的石頭或水草,會發現這些勇敢的小動物。
     當河水流入大海的河口地區,隨漲退潮交替影響的汽水性區域除了有錐蜷的近親,住在河口緩流沙地的瘤蜷外,還有一群特殊的貝類住在這裡,如壁蜑螺和石蜑螺這類有耐鹽能力的種類,他們雖然喜歡在河口,不過少數的壁蜑螺仍會溯河旅行到離海很遠的溪流中,這些淡水蜑螺需要非常乾淨的水質,所以台灣除了一些小溪河口仍可找到小量的族群,大部分的河川都因污染而絕跡了。
    最後帶大家看的是福壽螺,原本從南美洲引進是想用它來養殖食用,但是他的肉並不好吃所以後來被丟棄在野外,但是這些棄嬰卻大量繁殖而入侵了台灣的水田及灌溉溝渠,造成農作物嚴重損害。 

陸、陸棲的貝類-可愛的蝸牛 

當看過了海裡和淡水裡的許多貝類後,這會兒帶大家來看看,住在陸地上的貝類,也就是我們熟悉的蝸牛,蝸牛與其他的住在水裡的貝類的不同的地方在於它的鰓已經消失,同時由外套膜上形成了密佈微血管而形成肺,所以它們可以在陸地上缺水的環境中生活。

臺灣位於亞熱帶,氣候溫暖而植被茂密提供許多適合蝸牛棲息的環境,根據調查台灣的蝸牛,共有二百二十種,大部分的蝸牛喜歡住在潮濕陰暗的地方,因為他們形成殼時需要碳酸鈣,所以有石灰岩的地區它們也十分喜歡如珊瑚礁海岸林下的豹耳螺,低海拔山區而未受人為開發影響地方的樹林、草叢、水邊、瀑布附近住著許多蝸牛,如臺灣北部常見有史因福大蝸牛、臺灣大山蝸牛和盾蝸牛等。其實,住在都市的小朋友也可以在學校、花園角落裡,如庭園、牆角、水溝旁發現到可愛的扁蝸牛及錐蝸牛。此外,台灣還有許多美麗的蝸牛如山區裡的豔美蝸牛、恆春半島常見的青山蝸牛、班卡拉蝸牛以及台灣東南的離島蘭嶼特有的蘭嶼光澤蝸牛等等。不過有些蝸牛並不是台灣原來就有的,如原產於東非的非洲大蝸牛,引進後遍布全省各地,因為它會侵害農作物因此曾經造成農業相當嚴重損失。

大部分般的蝸牛通常具有螺旋型的卷殼,而有一群的貝殼逐漸退化成小片殼板,甚至完全消失,如黏液蛞蝓的一員-雙線蛞蝓,而有的蝸牛殼變小了,身體無法縮進貝殼裡,就成了「半蛞蝓」,如馬丁氏鱉甲蝸牛,僅剩下一片相當薄甲狀的殼。

蝸牛大多是以植物或有機腐質等為素食性的食物為食,不過有少數的蝸牛會吃蚯蚓、蛞瑜或其他蝸牛。蝸牛喜歡在雨後或夜晚活動,大多數的蝸牛在溫度不適或環境乾燥時會躲在殼內,代謝作用變低,心跳及呼吸變慢,藉以度過惡劣環境。休眠時,沒有口蓋的蝸牛,會分泌一層白色的薄膜,封住殼口,有些口蓋的蝸牛如大山蝸牛及青山蝸牛,有口蓋封閉殼口,防止水分蒸散失而脫水。蝸牛的腹足上有足腺能分泌粘液潤滑地面,以利腹足來爬行,而且他們能夠在任何的地形任何角度爬行,爬行時下顎的觸角會偵測地上有沒有食物,頭上的觸角上有兩個黑點那就是他的眼睛,注意看他的觸角內兩條深色的構造就是視覺神經。

下一次下雨後,到附近的公園看看樹葉草叢或是石頭邊是否有出來尋找食物的蝸牛或是剛走過所留下黏液的痕跡,仔細觀察它,你會發現他們真是一群可愛的小生物。

中華民國貝類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